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改造老城区 完善新城区 打通断头路

日期:2017-01-19 作者:王定军来源:琅琊区政协 阅读次数:字体:[] [] []
      近年来,“大滁城”建设迅猛推进,滁城老城区改造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随着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呼声要求越来越高,老城区到了必须“改变形象、提升形象”的新阶段,新城区建设也须依托老城区才能健康发展。因此,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步伐,建设好新城区,是不断改善我市城市形象、提高人居品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滁城老城区总体现状
      琅琊区辖区总面积约227.8平方公里,居民约9.1万户,人口约24.1万人。滁城老城区主要集中在琅琊区,辖区范围是指东至清流河、南至清流路、西至西涧路、北到将军山路与西涧北路连线所在的范围,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近年来,滁州市以民生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大滁城老城区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全面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景观设施的建设,截止目前,房屋征收50余个地块,约16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5万户;建设安置小区25个,建设面积33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2.7万户;分配公共租赁住房2240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541万元,保障家庭2000余户;先后完成了凤凰三村等9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改造面积近26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4000户,财政总投资约4000万元。通过一系列的改造,老城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功能配套更为齐全,老城区的城市景观和居住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还存在着老城区承载压力大、道路狭窄、居住环境差等不如人意因素,用地结构、市政配套、建筑布局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老城区已经从城市发展的“依托”变成了“门槛”。目前滁城老城区的基本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背街小巷、居住环境基础设施陈旧。老城区历史欠帐较多,一直存在背街小巷、居住环境基础设施陈旧等矛盾的困扰。具体表现在:小街巷路面破损,下水不通,雨污不分流,路灯不亮,消防通道不畅,私搭滥建严重,卫生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秩序差、人居环境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据调查统计,琅琊区境内共有各类老楼危楼66处,面积近8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楼12处,C级危楼34处,B级危楼20处,存在安全隐患,改造迫在眉睫。
      2、南北路网、新老城区交通不畅。老城区城市道路呈“放射网式”布局形态,纵穿南北、连接东西新老城区干道系统主要是“三横三纵”,三横为会峰路接上海路、清流路接菱溪路、明光路接金山路,三纵为西涧路、丰乐路、南谯路,其中南谯路与丰乐路是老城区最重要的两条南北干道。目前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周边通道不畅,穿行交通多;跨河连接琅琊新区、苏滁产业园通道不足,市中心道路拥挤且不够通畅。
      3、功能配套不合理。老城区的核心区依然存在部分中低档的专业市场、小商品市场,文化设施缺乏,尤其是为青少年及老年人群服务的文化设施较少,另外,社区级的文化娱乐设施也较少,与滁州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素质和城市品位;新建及已建居住小区内的体育健身用地预留不足、器材损坏较多以及学校体育场馆因管理和规则等原因无法向社会公众全面开放、而自身的利用率又低、造成很大浪费;街头小游园,对改善城区环境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老城区内居住拥挤,老旧小区绿地率较低,绿地匮乏,居民缺少休闲健身等户外活动场地。
      4、新老城区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滁城城南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城北除1912商业街区和南湖改造是“亮点”外,其它的老城区建设还远远没有跟上,存在诸多盲点,甚至还很落后。同时京浦铁路、清流河两岸,发展明显不均衡,河西的老城区是“城市”、河东的琅琊新区是“农村”。
起初滁城的建设发展得益于以老城区为依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的问题,人居环境质量的问题等,已使目前的老城区不能支撑滁城的进一步繁荣。以往的老城区改造更新以项目推动为主,注重近期实施,造成就事论事,缺乏系统、全局的考虑,缺乏长远控制;新老城区组团之间快速交通系统没有形成,内部交通不畅,城市用地与交通组织不匹配,造成交通拥堵,停车难;老旧小区约占二分之一,老城区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人增加,年轻人减少,低档服务业偏多、管理困难,从而带来服务水平问题、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启示我们,老城区改造更新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功能--交通--人居环境”三者的综合解决,规划中应更加注重全局统筹,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实施老城区改造更新,近期难以实施的予以严格控制。
       二、琅琊新区建设现状
      琅琊新区自2009年9月启动以来,先后完成了12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编制和8平方公里中心片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工作。自2011年开始建设以来,已累计开工项目85个,计划总投资约65亿元。其中,入驻房地产、商业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政府投资项目72个,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
      琅琊新区已完成“六纵八横”18公里的道路路网建设,同时完成了已建成道路的绿化、标识标牌和路灯等市政配套建设,绿化、街头公园景观优美,丰山实验学校、实验幼儿园、二小北校区、五中新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先后入驻、建设,2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陆续入驻办公,城市客运、公交交通便利,房地产、商贸物流市场繁荣,入住人口约20000余人,人气商气不断集聚。但是,由于受连接新老城区南北通道局限,首先,清流河、京浦铁路成为老城区向琅琊新区延伸的真空带和分水岭,河的西侧高楼林立,河的东侧低矮破旧,差别非常明显。新老城区没有有效衔接,达到有效融合。同时,新区医院、学校和商贸服务以及小区周边各项生活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三、关于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的建议
      1、规划引领,整体布局,促进新老融合。
     高起点规划,要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一流的规划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对滁城老城区要花大力气对旧城改造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制定系统的改造规划,滁城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要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留得住历史记忆,应协调解决空间布局、用地调整、交通、绿化、市政等问题。要引入城市经营理念,按经济规律办事,使旧城改造有舍有弃,建立在可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各项规划的控制,为推进新老城区联动发展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功能整合,依托中心,推动新老对接。
      琅琊新区面积小,新老城区距离近,仅有清流河一河之隔。要依托老城开发新区,这样既发挥了原有老城区的特色和部分功能,同时通过开发新区又给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还可借助老城区的公共设施和中心地位来带动新区发展。琅琊新区应该充分利用城北客运站启用,整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大滁州创达义乌商贸城,开建邮政分拣物流中心、中垦农批二期冷链物流中心等“六大中心”,建成邻里中心、恩德广场和易景凯旋天地,发挥商贸物流作用;加快学校、医院、菜市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分解老城压力,推动新老城区对接。
      3、配套完善,积聚人气,实现以老促新。
      以完善和丰富城市功能设施为重点,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老城区同步发展。一是完善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紫薇北路贯通工程,打通连接琅琊新区宝山路桥、陈湾桥至宝山路、将军山路的通道,形成滁城第四个南北通道;接通扬子路至遵阳街断头路。这样,将打破制约新老城区道路交通和发展瓶颈,提高了通行能力,加快城市发展,使得新老城区连成一片,实现新老城区无缝对接,同步发展。二是完善配套,积聚人气。全力推进老城区市政配套、绿化景观等工程建设,满足老城区城市发展需要;加快老城区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步伐,以“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功能更为齐全,环境明显提升”的目标,积极改善老城区居民居住生活环境;以老城区内城河、遵阳街改造为抓手,以“四湖一河”景观带、“1912”和“滁州清流河”文化商业街区为依托,加强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吸引一批知名品牌商贸企业进驻,推动老城区发展,留住老城区人气。
       4、提升环境,打造形象,坚持新老并重。
       一是做好老城区内部区域环境改造。主要是通过牺牲一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建设公共广场、街头绿地、公共文化场所、菜市场等;二是做好城区周边环境改造。主要重点是加快清流河三期改造,琅琊新区老龙洼湿地公园建设以及西方寺、五孔桥等历史人文项目原址建设,打造新老城区人文景观。
       改造老城区,发展新城区,把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凸显出来,把新城区的现代化气息凸显出来,把新区与老城连接通道打通,使新老城区有机融合在一起,共创一个宜居宜业、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使得南北新老城区共同繁荣,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