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

关于促进我市乡村大集规范发展的建议

日期:2025-04-24 作者:区政协来源:琅琊区政协 阅读次数:字体:[] [] []

近年来,山东淄博的周村大集、河北霸州的胜芳大集、云南剑川的沙溪大集等乡村大集火爆出圈,滁州“狗市”,也凭借着接地气的草根属性、独特的乡愁记忆和浓浓的烟火气息,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都市乡村大集,吸引着南京等周边游客组团打卡,被民间誉为乡村大集里的“胖东来”。然而,乡村大集通常源于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由于人口、环境以及城镇改造等因素,我市乡村大集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一是缺政策。部分地方和部门对于乡村大集的重视不够,缺乏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二是缺宣传。以滁州“狗市”为例,缺少像“烟花三月下扬州”等体现特色、吸人眼球的宣传广告语。三是缺设施。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部分区域缺乏遮阳棚、排水系统、公厕等。尤其是雨雪天气时,场地泥泞不堪,一定程度影响了商品交易和外地游客体验。同时,缺乏有看点、有“玩头”的文化体验类设施。四是缺规范。乡村大集的自发属性,加之人员流量大、管理人手缺等,容易形成市场监管盲区,造成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难以杜绝。

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规划及政策扶持。摸清我市乡村大集商户底数,分类造册,明确定位和方向。政府出台专项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土地供应等,扶持都市型乡村大集的发展。为乡村大集提供“一站式”服务窗口,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准入门槛。

二是注重文旅融合发展。将本地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和手工艺植入大集活动中。支持非遗项目在大集中展示和传承,增强文化吸引力;科学策划主题大集,如“年货大集”“民俗文化大集”等,以吸引不同兴趣的游客;结合产业融合,支持将乡村大集同周边的旅游景区、商业街区形成联动;支持利用乡村大集平台,推进工业品“进村入乡”,提升综合消费体验,促进城乡消费。在宣传上找灵魂、亮卖点,加大向长三角等地宣传推介,推动形成独特的文旅品牌。支持利用如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三是增加基础设施投入。鼓励将都市大集按照3A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结合街区现状,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多方筹资,有效改善用水用电及停车、消防、卫生、安保等配套设施,并综合考虑拓展需要,可在周边规划文化体验类场所,提升商户和游客的体验感。

四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开展乡村大集规范管理提升行动,通过引入专业管理团队、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和加强商户培训等举措,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同时,可组织街道干部、社区城管及志愿者参与市场秩序维护等。